美妆巨头暗中押注,合成生物学遇上新风口
8 月初,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斥资近亿元,投资了一家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公司,这是资生堂在华设立的资悦基金的首笔投资。后者研究的是当下美妆领域的热门材料,重组胶原蛋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,把人体胶原蛋白的 DNA 构建到菌种,再通过工程菌发酵,生成与人同源胶原蛋白。
定位中高端抗衰市场的护肤品牌溯华创始人李佳曾表示:「在过去的化学护肤时代和天然护肤时代,海外品牌牢牢掌握了行业微笑曲线的两端……合成生物学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国内外同等的机会,让国内外几乎没有技术代差,甚至在某些生物技术领域中国还处于领先位置,这使国货品牌从微笑曲线的中底部迈向两端成为可能。」
美妆巨头们对中国市场的关注,也给了合成生物技术新的空间。对比欧美市场,中国有更大的增长空间。在美妆产品中,功效性护肤品在中国市占率目前为 20%,在欧美为 60%,在国内还有约 40% 的增长空间。
生物合成的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生产的趋势,只是对于柴油、电子行业而言,眼下未必比传统生产方式更有竞争力。
在战略调整前一年,公司推出了化妆品牌 Biossance TM,主打 Clean Beauty 的概念。这也是 Amyris 目前旗下 5 个主要自有品牌中运营最成功的一个。
Amyris 于 2016 年退出柴油、润滑油、聚合物塑料、清洁剂业务。将战略聚焦于化妆品、香料、医疗保健与食物这三个板块。
而选择打造自己的品牌,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。CEO 曾表示:把一公斤角鲨烷直接卖给消费者时,每公斤能赚 2500 美元,而把它卖给另一家美容公司时,每公斤能只能赚到 30 美元。拥有自己的工厂非常重要,因为制造环节正是当前释放合成生物技术潜能的瓶颈环节。
Amyris 的自有品牌家族
厦门资悦基金注册资本总共 5.01 亿元,资生堂占股 98%。8 月 10 日,位于江苏的创建医疗完成近 2 亿融资,由资生堂资悦基金领投,投资近亿元。华方资本、鼎晖百孚、华立医药跟投。创健医疗的核心技术正是基于生物合成方法的重组胶原蛋白。资生堂对媒体表示,「中国胶原蛋白行业当前正处于增速高、盈利强的发展阶段。」
在美妆领域的发展前景?
美妆巨头加速投资合成生物学领域,这个以「技术牛、不赚钱」而闻名的产业,正在焕发新的活力。
另一个明星公司、2021 年上市的美国合成生物学公司 Zymergen 同样盯准石油材料,其使用的是一种可以用来于电子屏幕的柔性薄膜 Hyaline。但与 Amyris 一样,Zymergen 也在工业化量产时遇到了困难,其产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极客一问
与 Amyris 等公司一样,中国的合成生物先行者,蓝晶微生物在创立早期所选择的产品并非化妆品。公司成立于 2016 年,基于合成生物技术,进行分子与材料创新,第一个代表技术是可降解塑料 PHA。这一技术目前依旧处于产能放大、与行业下游合作研发产品的阶段。2020 年与欧莱雅的接触成为其了解美妆行业的开始。
即使一些常用的配料也对新的技术有明确的需求。比如硅油、用于增稠、润滑的高分子寻求替代方案。这些原料或者本身不可持续原料,希望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;或者用量大,希望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。
沉寂了近 10 年的合成生物学鼻祖 Amyris,业务重心转向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上之后,交出了增长明显的成绩单。从 2022 年前两个季度来看,以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为主的消费者业务,营收分别达到了 3460 万美元、4300 万美元,同比增长 121%、108%,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。
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计算机、工程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,其本质是让细胞按照人类的需求,来生产物质;科学家尝试在基因层面进行设计和筛选,来控制细胞代谢和生产过程。
另一家美妆巨头欧莱雅也在中国成立了投资基金,重点布局上游原材料。通过举办「美妆科技创造营」,欧莱雅更早就在尝试与合成生物学企业合作。今年 7 月,欧莱雅联合投资机构和 2020 年度冠军蓝晶微生物共同发起「天工开物」生物经济产业加速平台。
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
将合成生物学看作新的生产方式,美妆产业一方面希望能够获得新的功效原料,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迭代工艺,实现更绿色的生产,实现减碳、清洁生产的目标。
文章来源:《生物资源》 网址: http://www.swz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7/891.html